近日,在“中国生物抗体产业化基地科研综合楼”投标项目中,华森公司团队在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技术能力、团队服务及落地保障措施等方面表现突出,最终在众多投标设计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得中标。
项目用地面积116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420平方米,坐标上海,作为上生公司的企业办公总部,自信面向城市,成为企业最佳展示窗口。方案以高起点,高品质,高要求的标准对其进行定位。目标打造具有区域名片效应,契合企业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总部办公建筑。
设计理念
Design concept
建筑形体成两个“L” 形相互咬合,抽象了“手牵手”的动态意向。在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表达了医药企业对于社会心手相连的使命与担当。 方案将企业logo中的四个色块抽象演化成建筑的四个自然层段。 呼应logo中旋转的动态意向,设计中也将造型杆件肌理进行巧妙错动,形成了富有动感的,充满生命力的独具个性的建筑立面,彰显企业文化与特色。

方案采用了大尺度的建筑体量进行围合布局,高效使用场地,使方整的建筑形态融入整体建筑群中。继而通过建筑形体间的组合与错动塑造标志性的建筑造型。在满足面积需求的基础上,使建筑形态显得灵活生动,并不失大气与稳重,成为园区中最突出的地标性建筑。 南侧厂区内部界面同时也是建筑形象主入口界面。设计主要强化进入体验性。底部建筑体量局部回退,释出入口广场空间,上部的大尺度建筑悬挑体量,与下部通高的大面宽玻璃幕墙,形成强烈对比,共同营造出高端大气的建筑入口空间氛围,为高品质的建筑定位种下基调。
东侧面向城市界面建筑造型塑造强调形象性,通过建筑体量的形态、虚实、材质等方面的多重对比设计,打造一个大气生动、充满活力的建筑造型,展示企业形象。
建筑通过错动跳跃的凸型玻璃构造设计为建筑立面带来生气与活力,构造内部设置开启扇,侧边采用通风设计,既可以实现日常的通风,也可避免无序的开窗影响建筑形象,使整体建筑造型更为完整大气,突显品质。 建筑采用回字形布局,建筑体量围绕二层的中庭花园环抱展开。生态休闲的花园景观为办公楼带来了良好的视野品质与通风环境,同时也提供了一片绿色开放的共享交流空间,成为员工缓解压力,休闲放松的绝佳场所。
活力屋面设计,打造阳光运动场
方案利用大尺度的屋面空间,植入运动健康理念。结合场地条件设置休闲区域与健康跑道等体育设施,打造充满生气与活力的运动场所。展现了积极阳光健康的企业形象。
方案针对项目内部多个功能板块,依照要求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动线组织,各条功能流线均相互独立,便于日常高效使用与管理。 项目结合建筑形态设计了多层次的景观空间。屋顶花园,中心庭院,景观平台,外部花园等景观场所,相互穿插联系,形成了一系列不同尺度不同高度不同体验的复合型景观场所,为项目营造出优质的办公室景观氛围。 项目秉承正向绿色设计理念,以华森专利的《绿色建筑100条》为基础,引入多项落地性强、实操性广泛的绿色技术与设计措施,目标打造生态化的绿色节能环保建筑。

项目引入前沿智能办公系统,办公人员使用微信即可便捷调用空间内所有办公资源,完成身份识别、考勤打卡、会议预定、文件打印等办公事务。智能化的办公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使用者的办公效率与体验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总体规划
办公主入口设置于建筑南侧,面对园区主要车行道路打造建筑形象面。报告厅入口独立设置于场地东侧,满足瞬时人流集散需求。北侧和西侧设有建筑次入口,满足消防及功能要求。西北角设置后勤入口,便于物流进出。车库出入口位于场地西南角。 方案针对停车流线问题提出两个不同设想:既可采用同进同出的方式,便于日常使用,也可采用单向进出的管制措施,南部车库坡道采用只进不出,北侧为只出不进。单向进出的设计地上车辆较少,流线交叉率较低,园区环境品质好。 建筑首层为综合公共区。二层、三层为抗体公司办公区;四层为上海公司与研发部门办公区;五层主要为行政领导办公区。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流行。中国本土聚集性疫情频次明显增多,内防反弹形势愈发严峻,中国生物抗体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是国药集团在疫苗产业化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国药在华东抗疫的战略桥头堡。
华森上海分公司与南京分公司紧跟国家需要与行业需求,立足央企责任和技术优势,赢得甲方认可获得中标,以设计的力量助力国家疫情防控。